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其二

国步乘阳九,胡尘暗上京。 支倾隆大厦,却敌隐长城。 草木知春泽,狐狸绝夜鸣。 云台瞻衮绣,千古继哀荣。

译文:

国家命运陷入了艰难困苦的时期,北方胡人的兵马扬起的沙尘遮蔽了都城。 您就像支撑倾斜大厦的顶梁柱,力挽狂澜,让国家局势稳定;又如同隐藏的长城一般,成功抵御了外敌的侵犯。 在您的治理之下,世间万物都感受到了如春天般的恩泽,那些为非作歹之人也不敢再在夜间作恶、发出声响。 您的画像悬挂在云台之上,身着华丽的官服,虽已逝去,但千古以来,既享哀荣之礼,其功绩和声名也永远被人们铭记。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