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学连公挽诗 其二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髪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十岁时我们就结下交情,随着年岁渐长情谊愈发坚定,回想你一生的风度和道义,就如同古代的贤德之人一样令人敬仰。 你曾在方圆一千里的银峰地区任职,为当地施政造福。当年我们一同在雁塔题名,那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你空有一颗赤诚之心想要报答朝廷的恩泽,可最终还是在满头白发之时归隐山林,自在逍遥。 寒冷凄酸的风伴随着你的离去,在这寒冷的山间暮色中,那山谷中呼啸的风声、摇动的松树,仿佛也在为你默默流泪。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