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祝廉夫登南楼

膏雨润四野,草木苏中干。 驾言共临眺,凌云陟层盘。 华宇荫曦日,溽暑随风阑。 清谈无俗好,茶果有余欢。 拨置簿领烦,憇此簟席安。 悠然得佳趣,可以寄簪冠。 耳目去局促,心体自广胖。 何如敛手版,触热事上官。 晚来纤霭霁,矫首欣遐观。 一鸟没天外,千林杳云端。 西山有爽气,浅绿浮巑岏。 翻疑图画里,未觉云梦宽。 萧萧林间蝉,已如咽暮寒。 直恐霜露至,归欤可忘餐。

译文:

好雨滋润了四方的原野,草木从干枯中复苏过来。我和友人相约一起登高远眺,登上高耸入云的层层楼阁。华丽的楼宇遮挡住炽热的阳光,潮湿闷热的暑气随着微风消散。我们畅快地交谈,没有那些世俗的喜好,品尝着茶和水果,满是愉悦。 把繁琐的公文事务都抛在一边,在竹席上安然休憩。悠然间体会到美妙的意趣,甚至可以让我放下官帽,远离官场。在这里,耳目不再受局促的限制,身心自然舒坦畅快。 这哪里比得上收起手板,在酷热中去侍奉上级官员呢?傍晚时分,薄薄的雾气消散了,我抬头欣然向远处眺望。一只鸟儿消失在天边,千片树林隐隐约约在云端。 西山带着清爽的气息,浅绿的颜色在险峻的山峰上浮动。我简直怀疑自己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连云梦泽的宽广也感觉不到了。 树林里的蝉声萧萧,仿佛已经在呜咽着暮秋的寒意。我真担心霜露就要降临,回去的时候都忘记了吃饭的事。
关于作者
宋代傅察

傅察(一○九○~一一二六),字公晦,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同进士出身。历青州司法参军,永年、淄川县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月,借宗正少卿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十一月至燕山府,二十一日至玉田县韩城镇,十二月七日金兵陷燕山时遇害,年三十七。谥忠肃。有《傅忠肃公文集》三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晁公休《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赠徽猷阁待制傅公行状》,《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傅察诗,以清光绪傅以礼校刊《傅忠肃公文集》为底本,校以傅增湘据明山阴祁氏澹生堂写本校补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忠肃集》(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