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洛水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瀁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译文:

春天里,我骑着骏马外出狩猎,勒紧缰绳,俯身俯瞰着奔腾不息的洛水。 那洛水之上,天边的云霞倒映其中,水流好似萦绕着的彩色锦缎;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波光粼粼,就像翻动着的绫罗绸缎。 河中的水花翻腾,波光映照在岸边的树木上;堤岸上的兰花,倒映在水波之中,仿佛是倒插在水里一样。 难道一定要像汉武帝那样在汾阴的河湾,在秋云飘荡之时才唱起划船的歌谣吗?眼前洛水春日的美景,同样令人陶醉,也能让人尽情欢歌呀。
关于作者
唐代太宗皇帝

帝姓李氏,讳世民,神尧次子,聪明英武。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