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作自苦,吞悲仍抚膺。

译文:

那熊熊燃烧的是烈火,那四处乱飞嗡嗡叫的是小蝇。 烈火无法让真正的玉石发热,苍蝇也沾染不了清澈的寒冰。 如果自身不接受外物的影响,那么别的事物就不能持续施加作用。 由此可知在万物的特性里,各自都有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情。 古人说要用怨仇相报直至死亡,这样人们才会有所警戒。 惩戒淫乱或许是可行的,但从道义上来说并非弘大之举。 就好比蝉和小斑鸠之类,只会叽叽喳喳地嘲笑巨龙和大鹏。 应该把它们抛在一边,向着辽阔的天空高高飞翔。 怎么能深陷在尘埃之下,为了小小的怨恨去计较报复呢。 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吞下悲伤还捶打着胸口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