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 张静婉采莲曲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 城西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潾潾。 麒麟公子朝天客,珮马珰珰铛度春陌。 掌中无力舞衣轻,翦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饶。 秋罗拂衣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㶉𫛶胶胶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 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译文:

这位美丽的采莲女子,头上的发油顺着滑落的秀发滴下,她那如玉般的面容满是青春的娇艳。燕子形状的发钗斜挂在脖颈旁,原本盘起如云的发髻也有些松散。 城西的杨柳在暮色中越发显得娇柔,门前沟渠里的水波波光粼粼,荡漾着。 有那身着华丽、身份高贵的公子,是去朝廷当差的人物,他骑着佩有铃铛的马,那清脆的马铃声在春日的小路上回荡。 而采莲女身姿轻盈,手掌绵软无力地舞动着轻薄的舞衣,那舞衣好似是用鲛绡裁剪而成,在春光中泛着碧绿的光彩。 她的腰肢纤细,如同抱着月亮、飘着云烟一般柔美,身上散发着麝香和龙脑香的香气,惹人怜爱。 秋天的丝罗衣裳拂动,细碎的光芒也随之晃动,露珠浓重,花朵繁多,那浓郁的香气久久不散。 池塘里的㶉𫛶鸟叽叽喳喳叫着,塘水满满的,绿色的浮萍像粟米一样细小,莲藕的茎也短短的。 一夜之间,西风裹挟着雨到来,女子脸上的脂粉痕迹被雨水冲得零落,那娇艳的红色也变得黯淡,满是哀愁。 她在船头折断莲藕,藕丝暗暗牵连不断,藕根和莲子相互依偎,好似难舍难分。 可她所思念的情郎啊,他的心就像那月亮一样,容易残缺。月亮也只有在每月十五十六的时候,才有那清亮圆满的光辉啊。
关于作者
唐代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