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二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劒征余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叠金钲。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斾遥遥过绝国。 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疎勒。 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 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迥照莲。 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鴈门迢遰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 行路难,誓令氛祲静皐兰。 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译文:

你没看见那玉门关外尘沙弥漫,使得边境的亭障都变得昏暗无光,铜鞮一带的外族敌寇侵犯长城。 天子手按宝剑,激励将士们拿出剩余的勇气去战斗,将军接受出征的命令,决心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按照七德之法、龙韬之术布置好军帐,千里之外鼍鼓声声、金钲齐鸣,军威浩荡。 阴山上弥漫着令人痛苦的浓雾,掩埋了高高的营垒;交河上空孤独的月亮,照着连绵的军营。 连绵的军营一眼望不到尽头,军队举着旗帜,远远地越过了荒远的国度。 清晨,战云聚集,遮蔽了天山,使天空变得晦暗;傍晚,寒冷的沙漠上扬起沙尘,弥漫了疏勒城。 军队在水面上行进,像鱼群一样排列有序;在马首山前,将士们像振翅的雕鹰一样威风。 军队长驱万里,威震祁连山脉,将领们分兵作战,三次受命出征,武功赫赫,声名远扬。 将士们能像养由基一样,用乌号弓远远地射碎杨柳叶;腰间佩戴的七尺长剑,寒光闪烁,能映照出莲花的影子。 时光匆匆,春来秋去,随着季节变换,兰闺中的女子和柳市的佳人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雁门关路途遥远,书信稀少,闺中的女子在鸳鸯被里相思成疾,衣带渐渐宽松。 行路艰难啊,但我发誓要让皋兰地区的战争阴霾消散。 只要能像在龙额封侯那样获得显贵的功名,又怎会在意像闺中少妇那样独守凤楼的寂寞与寒冷呢。
关于作者
唐代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