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孙济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嬾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译文:

清晨我骑着毛驴出门,还不知道要去拜访哪家。权贵人家总是是非多、议论纷纷,我还是去看看族中的孙辈们吧。 这些孙辈们生活贫困,没什么事可做,他们住的宅子就像荒村一样破败。堂前的竹子无人打理自然生长,堂后的萱草也自在蔓延。可惜到了秋天,萱草已经枯萎死去,竹枝经霜后也不再繁茂。 我看到他们淘米时只打很少的水,因为打水多了井水就会变浑。割葵菜的时候也不敢太用力,怕弄伤了葵根。 唉,我这老头子已经懒散很久了,却发觉你们走路都很匆忙,生活不易啊。我这次来是为了宗族情谊,可不是为了吃顿好饭。 有些小人就爱搬弄是非、贪图口腹之利,这浅薄的世俗风气实在难以评说。你们不要受到外界的猜疑和误解,同姓同宗的情谊自古以来就该受到重视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