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 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媿严郑,外物慕张邴。 世复轻骅骝,吾甘杂鼃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竝。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 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译文:

在渼陂的西南有一座高台,我登上这高台,面对着青苍的渼陂。虽是六月盛夏,这里却风凉日爽,感觉十分清冷。 岸边的芦苇参差不齐地向远处延伸,天水相接,一片浩渺,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我心怀新奇地四处张望,目光急切得如同出击一般,接触到这重要的美景,心中已然领会了它的神韵。 在这朦胧的景色里,我仿佛辨认出了传说中的鲛人;在那空蒙的水面上,也能分辨出打鱼的小艇。终南山的翠色就像经过打磨一样,更加鲜亮;白阁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颠倒错乱。山势高峻的山峰增添了这里的光辉,可惜我只能短暂地欣赏这美景。 我这一生劳碌奔波,实在愧对像严君平、郑子真那样隐居不仕的高人。我羡慕像张仲蔚、邴汉那样能抛开外物,淡泊名利。如今这世上的人都轻视骏马,我甘愿像青蛙和蛤蟆一样,在这平凡中生活。 我知道回归自然,那些世俗之事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追求舒适自在的生活,其他事情都无法与之相比。归隐哪里需要等到辞官呢,我老了就喜欢清静的日子。 况且这里菱角、芡实充足,我希望能在这偏远之地盖一座茅屋居住。从现在起我要准备好一艘小船,一年到头都追逐这清幽的景致。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