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𡿗怪石走。 哀猨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译文:

连绵的青山绵延百里,山崖断开,形状就像杵臼一样奇特。 重重叠叠的宫殿依着风回旋的方向而建,高高地耸立在山口处。 仿佛有神灵在扶持着宫殿的栋梁,工匠们凿开翠绿的山崖,开辟出门窗。 宫殿的南面生长着灵芝仙草,北面的上空星辰闪耀,仿佛能与牛宿、斗宿相接。 众多的长松杂乱地倒伏在地,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在奔走一般。 一只哀猿悲啼一声,我的泪水忍不住在山林间迸流。 荒淫无道啊,那隋朝的皇帝,建造了这宫殿,如今却已颓败腐朽。 假如隋朝没有灭亡,这宫殿又怎么会归大唐所有呢。 虽然没有新的修缮,但还设置了官员在这里驻守。 天子巡游并非像周穆王到瑶水那样遥远,可这宫殿的建造却是像纣王的雕墙一样奢侈。 我出行的时候正赶上时局危急,抬头仰望这宫殿,长久地嗟叹。 天子如今在太白山上坚守,我停下马,更加心烦意乱地挠着头。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