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译文:

李鄠县丈人有一匹骏马名叫胡骝,前年为躲避叛军经过金牛道。它掉转马鞭往回奔走,带着主人去朝见天子,早晨还在汉水之畔饮水,傍晚就跑到了灵州。 丈人十分骄傲,觉得这胡骝奇异非凡,世间绝无仅有。骑着它出门,引得千万人喜爱。一说起在危急困难时刻能发挥大作用的良材,再看看那些劣马,就愈发发愁。 这胡骝头上那尖锐的耳朵,就像秋天削尖的竹子;脚下高高的马蹄,好似寒玉雕琢而成。这才知道神龙是有独特品种的,和那些普通的马不一样,普通马不过是徒有一身肥肉罢了。 洛阳的大道两次恢复清平,连着好几天,真让人高兴能一同向东前行。这胡骝有着凤凰般的胸脯、蛟龙似的鬃毛,这样的特征实在不容易被人识别,它侧身站立、注目远望时,仿佛能生出飒飒长风。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