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阮隐居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 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 更议居远邨,避喧甘猛虎。 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译文:

陈留这个地方的风俗如今已经衰败了,这里称得上杰出的人物也是越来越少。 在边塞之地我结识了阮先生你,你远远地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与高尚品格。 你安于贫困,尽显恬淡寡欲者的性情,岁月更是让你显得古朴又纯粹。 你的车马都停在邻家,自家的房屋周围满是蓬蒿杂草,可见生活清苦。 你所作的清新诗篇切近大道的要旨,我能体会到你创作时的良苦用心。 你沿着那隐没于荒草间的小径,提起衣裳冒着寒雨来寻访我。 你还打算搬到偏远的村庄去居住,为了避开喧嚣甘愿与猛虎相伴。 这足以表明你就像古代箕山、颍水的隐士一样,把荣华富贵视作粪土。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