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一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垅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译文:

这首诗用形象的比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贤才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蛰伏的巨龙会在寒冬中安心卧眠,但它始终怀有遨游万里的壮志;年迈的仙鹤虽已不复当年的矫健,却依然怀揣着翱翔天际的雄心。 遥想往昔那些贤能杰出的人物,在尚未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时,也和如今的人一样默默等待、怀才不遇。 嵇康才华出众、刚直不阿,却没能善终,最终死于司马氏之手;而孔明有幸遇到了刘备这样的知音,得以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成就一番事业。 这就如同那生长在山垄底部的松树,它是被砍伐利用,还是继续默默生长,全在于是否有人去探寻、发现它的价值。 那些经历过霜雪考验的枝干,看起来是如此的坚韧强大,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最终也会变成一片枯林。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