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𫄨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臯。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沈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译文:

在西蜀这个地方,冬天很少下雪,春天的农民们还在为缺水发愁,嗷嗷待哺。 老天爷终于回心转意,眷顾起这些受苦的百姓。到了盛夏时节,天空中乌云密布,好似心怀愁闷。 酷热难耐,就像置身于沸腾的鼎中一样,即便穿着最轻薄的细葛布衣服,也感觉像是裹着厚厚的绵袍。 忽然间,风雷之声飒飒作响,传遍万里,大雨如注,滋润着蓬蒿野草。 我哪里还会去计较自家茅屋漏雨的事儿呢,看到那黍豆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大雨连下了三天,路上都见不到行人,锦江和郫江水流汹涌,发出愤怒的号叫。 这大雨冲走了污浊,让城邑乡村变得清爽洁净,更何况这远郊江边呢。 荒芜的庭院里,鹳鹤悠闲地踱步,我倚靠着几案,眺望那滚滚波涛。 我长久以来身患重病,药饵从不离身,可这会儿却因为这场大雨,一下子忘记了服药的劳苦。 由此可知,这雨水滋润万物的功劳可太大了,就算是不毛之地,有了它也能有生机。 阴沉的天色笼罩着田野,官府也开始积极劝勉百姓耕种。 瞧,四邻们都扛着耒耜出门劳作了,我又何必非得自己亲自去操持农事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