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打鱼歌

緜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 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 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译文:

在绵州江水东边的渡口,鲂鱼在水中游动,鳞片闪闪,颜色比银子还要亮。 渔夫摇着小船,把大大的渔网沉入江底,截断江水的一瞬间,一下子就网起了几百条鱼。 那些普通平常的鱼,都被渔人丢弃一旁,只有红色的鲤鱼跳出水面,仿佛有神力相助一般。 这情景好似潜伏的龙悄然无声,老蛟却愤怒不已,回旋的风飒飒作响,吹起岸边的沙尘。 厨师在两旁挥舞着双刀,快速地切着鱼肉,切成的鱼片如雪花般高高堆在金色的盘子里。 徐州那秃尾巴的鱼实在不值得让人想念,汉阴槎头的鱼也远远比不上这里的鱼。 鲂鱼的肥美堪称第一,人们吃饱后既感到欢娱,又不禁生出一丝萧瑟之感。 您要是不趁着早上来割下这鱼洁白的鱼鳍品尝,转眼间这鱼就会消失在波涛之中,再难寻觅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