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 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 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 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 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 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 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 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 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 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译文:

主将在军中热情款待尊贵的客人,军令严整,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送行队伍的先头人马进入了这佛门禁地,饯行的帐幕在寺中的绳索旁随风飘动。 在城南的道路上大家尽情地欢聚,之后又一起深入攀登这座山峰。 清晰地听到树梢上传来的磬声,还远远地去拜谒那在云端修行的僧人。 拄着拐杖返回,走的并非新的岸边路径,攀扶的依然是旧时的藤蔓。 耳边激荡着洞门处的狂风,眼中还留存着寒谷里的坚冰。 这远离尘世的地方隔绝了尘世的足迹,直到日暮都忘却了暑热的煎熬。 我永远希望能在这漫长的夏日里长坐,在这衰颓之年栖身于佛教的修行中。 我客居他乡,格外珍惜这样的宴会,在艰难的岁月里更加怀念朋友。 人生劳苦,时光有限,这离别的愁恨却一个接着一个不断袭来。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