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二首 一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复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译文:

回忆当年先皇(唐玄宗)巡视北方,成千的车辆、上万的马匹进入咸阳。那来自阴山的骄子带着汗血宝马,长驱直入击败东胡,东胡败走躲藏起来。 邺城局势反复无常其实也不足为怪,主要是关中的那些小人破坏了法纪纲常,张皇后心里不痛快,皇上为此而忧心繁忙。 到如今当今皇上(唐代宗)仍在拨乱反正,他身心劳累、焦虑思索着修补天下四方的创伤。 我当年有幸作为近侍大臣陪侍皇帝出行,那时出兵军容整肃锐不可当。可后来为了留下猛士守卫未央宫,导致岐州、雍州一带防备西羌的力量薄弱。 结果犬戎长驱直入,直接坐在了皇帝的御床上,百官们都光着脚跟随皇上逃亡。 我真希望能出现像西汉北地的傅介子那样的勇士来为国除害,像我这样的老儒生就不必再做什么尚书郎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