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屋

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阴通积水内,高入浮云端。 甚疑鬼物凭,不顾翦伐残。 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 爱惜已六载,兹晨去千竿。 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湍。 度堂匪华丽,养拙异考槃。 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 洗然顺所适,此足代加餐。 寂无斤斧响,庶遂憩息欢。

译文:

我拥有生长在那背阴江边的竹子,它们能让这盛夏时节也透着丝丝凉意。 竹林的幽僻阴凉仿佛与深深的积水相通,那高高的竹梢直入飘浮的云端。我甚至怀疑这竹林是不是有鬼怪在凭借着它的灵气,不管不顾地肆意生长,哪怕历经砍伐摧残也依旧挺立。 要是屋子建在东边这样的好位置,正对着这竹林的地势,那门窗就可以永远处在清幽安宁的环境中。 我精心爱惜这片竹林已经六年了,可今天早上却砍去了上千竿竹子。 竹子砍去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发出萧萧的声响,原本被竹林遮挡的水流,此刻如汹涌的急流奔腾起来。 我所营造的堂屋并不华丽,我选择在这里隐居,和那些刻意隐居以求美名的人不同。 堂屋用茅草修剪覆盖而成,虽然简陋,但我衰老多病的身体倒是因此稍微舒坦了一些。 心境变得清朗愉悦,一切都那么顺遂惬意,这种感觉足以替代丰盛的美食带来的满足。 如今寂静得再也听不到砍竹的斧声了,但愿我能在这里畅快地休息,享受这份宁静。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