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旗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余清。 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 初筵阅军装,罗列照广庭。 庭空六马入,𫘟騀扬旗旌。 回回偃飞盖,熠熠迸流星。 来缠风飙急,去擘山岳倾。 材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 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 三州陷犬戎,但见西岭青。 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此堂不易升,庸蜀日已宁。 吾徒且加餐,休适蛮与荆。

译文:

整个漫长的夏天里,江雨飒飒地下着,幕府中有着格外的清凉。 我们的主帅会集宾客,席间传出严肃庄重的不同寻常的声音。宴会刚开始的时候,先检阅了军装,那整齐罗列的装备照亮了宽广的庭院。 庭院清空后,六匹马奔腾而入,马高大健壮,上面的旗帜随风飘扬。旗帜一会儿像飞动的车盖般来回翻转,一会儿又像闪耀的流星般光芒四射。 马和骑手奔驰而来时,好似狂风席卷,迅猛急切;离去时,仿佛能把山岳劈开、掀翻。骑手们尽显才能,俯身的动作娴熟至极,他们的技巧高超,奔跑起来几乎是贴着地面一般平稳。 那旗帜就像虹霓一样被他们掌控在手中,收卷舒展都显得轻松自如,完全随人心意。 如今三州沦陷于吐蕃之手,眼前只能见到西岭上依旧的青山。 主帅前来训练勇猛的战士,是想要夺回那被侵占的边城。 这幕府的威严不是轻易能冒犯的,有主帅在此,庸、蜀之地日益安宁。 我们这些人就安心地多吃点饭吧,不用再想着到蛮地和荆地去躲避战乱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