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谁竝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译文:

这位草圣张旭已然离世,他那绝妙的草书作品如今很难见到了。 到如今烦劳杨监你把张旭的草书图拿给我看,满眼所见,只觉一阵凄凉悲恻涌上心头。 微风拂过那薄薄的画绢,仿佛生出悲凉的风,整幅图展现出跨越万里的古朴色泽。 这草书的线条好似玉佩相互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又如同挺拔的群松,姿态潇洒、卓然不凡。 连绵的山脉仿佛盘绕在这草书之中,那磅礴的气势就如同大海的波涛,尽显笔力雄浑。 张旭当年想必是准备了很多熟绢才开始挥毫书写,就像当年的张芝在池塘边练字,把池水都染黑了一样勤奋。 他的书法以俊逸挺拔为主调,到了晚年,构思更是达到了极致。 不知道在张芝和张旭之后,还有谁能与他们并列为百代的楷模呢? 哎,张旭这位东吴的精英,他书法中飘逸的气韵能够感染那些有清妙见识的人。 杨公你虔诚地打开箱子拿出这幅草书图,展开又卷起,看得废寝忘食。 遥想当年张旭挥笔创作之时,可不仅仅是酒后才展现出他的高超技艺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