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劒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幷。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余老宾客,身上媿簪缨。

译文:

郑公严武啊,您就像瑚琏那样贵重的礼器,又似华岳上闪耀着金光的星辰般杰出。 在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有早慧成名的美誉流传。您堂堂正正,不愧是大贤之后,身姿挺拔,气质清俊。您志向远大,张口便有将相的气魄和抱负,与人交往时又真诚细心地对待朋友。 您读书时能一口气读尽百张纸,学识渊博,落笔写诗作文,能让四座皆惊。您阅历丰富,并非只凭借父亲的荫庇而任职,面对邪恶之事,常常据理力争。 那时朝廷的议论还尚显整肃,可胡骑突然纵横肆虐。从河陇传来加急的文书,人人都在打听公卿大臣的消息。您起初都不知道皇帝已经出逃,悲泣落泪,风声也仿佛为之悲鸣。 您在剑阁道接受使命,又前往萧关城拜谒皇帝。当时皇帝身边的仪仗冷清,沙塞的旌旗随风飘摇。江山之间使者稀少,笳鼓之声仿佛凝结着皇帝的哀愁。壮士们怒目而视,眼中满是热血,忠臣们正气凛然,心中愤懑不平。 您秘密地谈论贞观之治的体制,又提议借鉴岐阳之征的做法。您的建议感动激发了四方,唐军接连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京。西郊百姓再次献上牛酒犒劳军队,供奉祖先的宗庙也重新绘上光彩的壁画。 可惜啊,您的仕途如同匡衡、汲黯一般有宠有辱,最终也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有哀有荣。您四次担任重要的幕府之职,三次掌管华阳的军队。您任职京兆尹时,柳色都为之失色,您在尚书任上时,那脚步声仿佛还在朝堂回响。自从您离去,群乌只能早晚空自啼鸣,那些为非作歹之人也不敢再横行霸道。 您就像诸葛亮一样被蜀人爱戴,又似文翁那样用儒家教化成就一方。您到来时,雪山都仿佛因您而增添了重量;您离去后,雪山也好像变得轻了。 您的记室中有像何逊那样有才华的人,您还延揽了像孙楚(子荆)那样有谋略的人才。尽管四郊失去了壁垒的防护,您却打开空荡的馆舍迎接宾客。您在堂上指着地图谋划军事,军中吹奏着玉笙。 难道没有成都的美酒吗?只是您忧心国事,只能细细地酌饮。您时常去锦水边垂钓,同时也不忘询问民间的风俗。您一心期待着能消灭犬戎,让百姓家中都堆满红粟。您怀着这样报答君主的心愿,希望能对世间有所裨益。 然而,您那炯炯的忠心还在,却不幸被病魔缠身。就像颜回那样英年早逝,贾谊空有一片忠贞。您的灵柩从江汉出发,孤舟轻轻地驶向荆衡之地。如今只能像听不见马融的笛声那样再也听不到您的消息,怅然遥望您的墓地。只留下我这老宾客,空戴簪缨,心中满是惭愧。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