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衡州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 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 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征天莽茫。 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 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慙激昴。 萧条向水陆,汩没随鱼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 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 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廓。 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 无论再缱绻,己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 氛埃期必埽,蚊蚋焉能当。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 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 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 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译文:

战乱已经持续很久了,朝代的兴衰要看帝王的作为。 汉朝的礼仪制度是那么光辉灿烂,可胡人的兵马却如此猖狂肆意。 老将一旦作战失利,边疆就变成了血腥的战场。 君臣竟然容忍这种战乱的污点,大好的山河空有坚固的防御却无法守护。 重要的城镇如同被割据一般,朝廷权力被轻视,纲纪荡然无存。 军和州的体制不统一,有的宽松有的严苛,全凭官员个人的性情行事。 可叹那些坚守节操的人,他们就像方榫头难以插入圆榫眼一样,在这世道难以立足。 有官员带着妻子来任职,残疾的人也能安居。 可惜国家的根基已被战乱破坏得破败不堪,只能怀着怜悯之心遵循旧有的规矩。 那些担任重要官职的人并不称职,对府库的防护却过度严密。 只有我能宽恕自己身处这乱世,满心忧虑让我内心伤痛不已。 副将们被限制酒肉供应,士兵们却只穿着单薄的衣裳。 首恶之人是非不分,他们聚在一起谋划阴谋,在大道上泄露机密。 最终营帐下血流成河,湖南地区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半夜里烈火熊熊燃烧,浓烟直上烧焦了天空。 直到现在分发粮食和布帛的时候,沅湘一带依然弥漫着肃杀之气。 行善得福的天理被颠倒,上天的公正征兆也变得渺茫难寻。 我为了躲避乱飞的箭镝而失魂落魄,小心翼翼地在豺狼般的危险中穿行。 我只能忍受如枳棘般的困境,艰难前行,脚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和疮疤。 远行归来,儿子在身边侍奉,还在吃奶的女儿也在一旁。 长久在外漂泊的我有幸逃脱了灾祸,到了暮年却惭愧自己未能像激昴的星辰一样有所作为。 我在水陆间的萧条之地前行,像鱼商一样随波逐流。 想要报答君主,可我已经年老体衰,想要入朝为官又被疾病所阻碍。 只能无奈地把自己托付给这浅薄的世俗,心中郁闷,刚直的性情也只能暂时收敛。 我在洲渚间穿梭前行,在山林中悠然辗转。 一片孤帆朝着郴州岸边驶去,前方就是衡阳城郭。 城墙上的华表有云鸟装饰,有名的园林里花草飘香。 酒店让城镇的房屋显得壮观,烽火台和瞭望楼环绕着城墙。 衡阳城里有一位古刺史,他才华出众,在朝廷中也是出类拔萃。 他就像能扶正大厦的柱石,独自坐镇,威风凛凛如寒霜般令人敬畏。 前些日子我与他如同美玉般高洁的交谈,一边高谈阔论一边举杯饮酒。 不管情谊如何深厚,我也只能在这动荡的世道中安定下来。 他像剧孟一样让诸侯畏惧,又像司马相如一样有才华能写出优秀的辞赋。 他门下有像苏生一样的贤才,勇猛锐利如同白起。 他问罪讨伐敌人占据有利形势,胜利的凯歌是否能奏响还未可知。 他定能扫除战乱的尘埃,小小的蚊虫怎能抵挡他的锋芒。 这里有橘井的旧宅,仙山似乎在指引着舟船航行。 这次出行我厌烦了暑雨,听说这片土地气候清凉。 我的几位舅舅在这里任职,打开他们的书信,信上的文字光彩照人。 他们频繁地邀请我,书信上的言辞磊落诚恳。 我就像江总在外祖父家长大一样,也能像谢安一样乘兴游玩。 我并非高贵的珠玉,也羞于像鸾凰一样择木而栖。 我以嵇叔夜为师,钦佩张子房的贤能。 我想在这乐土搭建简陋的房屋居住,期待能像大鹏一样在天空翱翔。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