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疎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谬慙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余土室,难说祝鸡翁。

译文:

有人传来河南韦尹您的消息,您就像关心孔融那样,逢人便打听我的情况。 您身怀医术却依旧选择隐居的生活,头戴儒冠还在四处奔走。 您位列朝廷重臣,家族显赫如同鼎石般支撑门户;在文坛上,您继承了《国风》的优良传统,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 您地位尊荣,令人仰望到了极致;而我却生活疏放,回忆起自己已无路可走。 我只能像陶渊明一样喝着浊酒,也如葛洪一般去寻找丹砂以求超脱。 我身着粗布短衣在江湖间漂泊,头发像飞蓬一样被霜雪染白。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如此孤独落魄,四处游走却发现自己所学的道术毫无用处。 我惭愧自己徒有虚名,就像被人谬赞的蓟子训;我真的害怕像扬雄那样遭人嘲笑。 世事艰难复杂得让神明都畏惧,而您的品德高尚,百姓对您的歌颂充满了道义。 我在尸乡这土屋里居住,实在难以像祝鸡翁那样去谈说世事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