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天门日射黄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𬬻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𫛛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译文:

太阳的光辉直射在宣政殿那闪着金光的匾额之上,春日里的宫殿被晴朗的阳光照耀着,赤色羽旗在光影中更显鲜艳。 宫殿旁的小草轻轻摇曳,仿佛在承接大臣们身上玉佩摆动时落下的痕迹;香炉中飘出的细细烟雾,仿佛凝滞在空中,与空中的游丝相互交融。 靠近蓬莱殿的云朵常常呈现出绚丽的色彩,𫛛鹊观上的积雪也已经残留在那里很久了。 侍从大臣们迈着缓慢的步伐返回青琐门,他们散朝后从容不迫地退朝,每次出来的时间都很晚。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