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 四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译文:

在秦州这样靠近边境的郡城,战鼓和号角声在傍晚时分响彻四周,整个山川平原都被这声音笼罩。 秋天里,那鼓角声沉闷得如同从地底迸发而出,带着无尽的力量;风声将这声音吹散,飘入云中,仿佛也带着一股悲戚的情绪。 寒秋中,蝉儿紧紧抱着树叶,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一只孤单的鸟儿缓缓归来,似乎充满了疲惫。 天下各地都是这战乱的鼓角声,一片凄凉悲苦的景象毫无二致。我所追求的理想和道义,究竟该往何处去实现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