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牛头山亭子

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译文:

我沿着小路走出了那片繁茂的树林,登上牛头山的亭子,向下俯瞰,能将整座城市的景象尽收眼底。 阳光洒在江边的城郭上,那孤独的城郭在日光下显得格外寂静;远处的山谷中,微风轻轻吹拂,似乎带着丝丝凉意。 如今战乱不断,我也渐渐老去,可那通往故乡的关隘和河流,一直因为战事而阻断,我始终得不到故乡的音信。 到现在我还残留着几行伤心的泪水,实在不忍心面对眼前这一片繁花似锦的花丛啊。看着这美丽的花朵,可我的生活却满是战乱带来的困苦和对故乡的思念,这反差让我更加难过。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