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劒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劒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译文:

李使君您高尚的道义古今罕有,却在剑州寂寞地任职了三年。 人们只看到您像文翁一样能够移风易俗,施行教化,却哪里知道您如同李广一样,始终未得封侯。 我即将上路,途经滟滪滩时,想必已是双鬓蓬乱;到那时,天空与沧浪江水相接,我将独自乘坐在一艘钓舟之上。 在这战乱年代,我们再次相逢又会是何年何月呢?待到来年春风吹拂的时候,我只能在仲宣楼上回首往事,怀念与您的情谊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