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鴈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蘂乱,拂黛石萝长。 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译文:

沱江的流水仿佛在这厅堂的座席间流淌,岷山的景色也好像来到了这厅堂之中。 那画中白色的波浪似乎要从粉壁上翻涌而出,青色的山峦仿佛直插入精美的雕梁。 看着画中挺拔的杉松,我竟直接惊讶于画中透出的清冷,又仿佛能闻到菱角和荇菜的清香。 画里的雪云虚无缥缈,如同是随意点缀上去的,沙滩上的水草也显得隐隐约约。 山岭上的大雁就像随着画笔的笔触出现在画的一角,江上的彩虹好似在饮着那如白练般的波光。 洲上的红花色彩纷繁,好像是纷乱地洒落在那里,石上的女萝青绿细长,仿佛在随风拂动。 画中的暗谷看起来像是被雨水笼罩,实则并非真的有雨;那火红的枫叶看上去像是被秋霜染过,实则并非因霜而红。 这画中的秋景就如同在仙境玄圃之外,那美丽的景致好似就在洞庭湖的旁边。 这幅画的绘画技艺真是绝妙无比,让我这幽远的情怀也随之激昂澎湃。 从古至今,就像谢太傅一样钟情于山水的人,那对山川丘壑的喜爱之情是难以忘怀的。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