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译文:

在那峡中的云安县呀,江边的楼阁飞檐上的瓦片整齐排列,就像是鸟儿展开的翅膀。 江楼的两边,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合拢在一起。整天都能听到子规鸟那悲切的啼鸣声。 在那渺远的春风里,似乎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景象;而到了夜晚,风声萧瑟,氛围格外凄凉。 我这漂泊在外的旅人,满心都是愁绪,哪里还能受得了这子规的啼叫呢。可这子规鸟像是故意跟我作对似的,偏偏在我身旁低声啼鸣。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