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二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 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 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 若访衰翁语,须令賸客迷。

译文:

我一会儿住在东屯,一会儿又回到瀼西,这两个地方其实都差不多,都依傍着那清澈的青溪居住。 从东屯到瀼西,来来去去见到的都是一间间茅屋。我之所以长时间留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那一片片的稻田。 集市总是喧闹嘈杂的,那里的人都只想着追求利益;而我居住的地方,树林幽深僻静,根本没有什么小路通往外界。 要是有人想来拜访我这个衰老的老头跟我聊聊天,可要注意了,这偏僻的地方很容易让访客迷路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