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伤秋 伤秋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嬾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译文: 这偏僻的山林很少有人来,山峦连绵,远去的飞鸟渐渐变得渺小,消失在视野之中。 到了深秋时节,人们收起了夏天用的画扇。我长久客居他乡,此时也轻轻关上了柴门。 我变得慵懒懈怠,头发也只是偶尔梳理一下。生活艰难困苦,我的腰带都显得宽松了,人也瘦了不少。 将军们还在战场上策马奔驰,奋勇作战,挥洒着汗水;天子也还身着戎装,操心着战事。 白色的蒋草在狂风中显得脆弱易折,殷红色的柽柳在日夜交替中越来越稀疏。 什么时候才能平息战乱,减少像豺虎一样的叛乱势力呢?那样我似乎就有机会回到故乡了。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