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疎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译文:

夜晚,露水悄然落下,天空显得格外高远,秋天的江水清澈澄净。在这空旷的山间,我独自度过这寒夜,羁旅的愁魂不禁为之惊颤。 远处稀疏的灯光,孤零零地照着我停靠的孤帆。一弯新月还悬挂在天空,伴随着远处传来的双杵舂米的声响。 又一次见到了南方绽放的秋菊,可我却卧病在床。北方故乡的书信迟迟不来,那大雁啊,好似一点也不通情达意。 我拄着拐杖,在月下漫步,抬头遥望天上的牛宿和斗宿。那遥远的银河,应该是与京城长安相连着吧。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