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二首 二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译文:

在这晴日里,啼叫的鸟儿们都在争抢着哺育自己的幼鸟,那鸣叫着的仙鹤却迟迟不归山林。 有些鸟儿飞下来觅食,却不小心陷入泥泞之中,那些想要高飞的鸟儿,又恼恨这长久的阴天。 先前的雨声仿佛把边塞的阴霾都冲散了,如今阳光灿烂,强烈的日光直直地照射到江底深处。 我不禁回首想到自己就像那被困在周南的司马迁一样,虽然身处远方,却一心想要为朝廷效力,渴望能在朝廷中奔走效命。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