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对月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译文:

在这个十七的夜晚,秋月依旧像往常一样圆润明亮。我独自一个年迈之人,居住在这江边的小村落里。 我轻轻地卷起帘子,月光一下子洒了进来,仿佛是专门来照见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我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踱步,那月光也紧紧地跟随着我。 月光十分明亮,它的光芒好像都射到了江底,连潜藏在水中的虬龙都被惊动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也因这明亮的月光频繁地翻动着身子,难以安睡。 我的茅草屋就挨着橘柚树,在这清亮的月光下,橘柚树叶子上的露珠显得格外清新,散发着清冷的气息。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