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译文:

四更时分,山峦仿佛将月亮缓缓吐出,这残夜之中,月光洒在水面,映照着高楼,让楼也显得明亮起来。 那尘封的匣子就好像打开了的镜子一般,月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出;微风轻轻吹动帘子,帘子就好像自己挂上了钩一样,自然地飘动着。 月亮上的玉兔,看到我这满头白发,大概会满心疑惑吧;蟾蜍也似乎贪恋着我身上的貂裘所散发的温暖。 我仔细思量着月宫中的嫦娥,她独自在清冷的月宫里该是多么孤单啊,在这寒冷的秋夜,她要怎样熬过漫长的九个月呢。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