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杜甫 冬至 冬至 10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蓼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译文: 每年到冬至这天,我总是漂泊在外做他乡之客,时光匆匆,穷困忧愁简直要把人折磨死了。 我独自站在江边,容颜已老,可远方天边的人们却依旧遵循着当地习俗,相互亲近热闹。 我拄着蓼木拐杖,在雪后漫步到红色的沟壑旁,想象着此时官员们身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早朝结束后从紫宸殿散去。 此刻我的心早已破碎得不成样子,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何处才能回到故乡三秦大地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