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一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髣髴识昭丘。

译文:

碧绿的春草正逢蓬勃生长的时节,展现出无限生机,可沅水和湘水一带却已是万里清秋之景,充满了肃杀与寂寥。 那湖边的池塘仿佛在期待着山简那样骑着马醉酒而来的人,在这宁静的夜晚,月光皎洁,如同照耀着庾公楼一般,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我那些文章诗篇已逐渐被时光磨灭,不为人所重视了,我这一生啊,只想着有一只钓舟,能让我在水上自在逍遥。 高唐观下那寒冷的浪涛渐渐平息了,那隐隐约约的景象,好像能让我辨认出昭丘的轮廓。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