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 二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译文:

我这一生四处漂泊,尝尽了苦头,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东。如今右臂已经瘫痪,耳朵也半聋了。 我静静地把船系在岸边,不禁双泪直流。只能悠悠地伏在枕头上,用左手在空中比划着写字。 这十年来,我带着孩子四处漂泊,连踢蹴鞠这样的乐事都只能搁置。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各地过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倒是相同。 旅途中的大雁飞上云端,朝着北方的紫塞飞去,而我的家人此时或许正在用青枫取火。 那秦城的楼阁笼罩在如烟的繁花之中,汉主的山河宛如锦绣一般美丽。 春天来了,洞庭湖水涨得宽阔,水面上漂浮着白苹,这景色却让我这个白发老翁愁肠百结。
关于作者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