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髯参军,髯参军。 身为北州吏,心寄东山云。 坐见凄凄芳草绿,遥思往日晴江曲。 刺船频向剡中回,捧被曾过越人宿。 花里莺啼白日高,春楼把酒送车螯。 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平生乐事多如此,忍为浮名隔千里。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译文:

嘿,那位大胡子参军啊,大胡子参军! 你虽然身为北方州府的官吏,可心思却早已寄托在那东边山中的白云里,向往着隐居生活。 你坐在这儿,看着那凄凄然生长的芳草变绿,不禁遥想起往日那晴朗的江边曲折处的美好时光。 你曾多次划船到剡中去游玩,还抱着被子到越地百姓家中借宿。 在那繁花盛开的时节,黄莺啼叫,太阳高高升起,你在春日的楼阁上手持酒杯,品尝着车螯。 你纵情高歌,就像那喜爱隐居的陶渊明一样洒脱;你欣赏称赞那些精妙的诗句,最推崇的是谢法曹的佳作。 你平生的乐事大多就是这样逍遥自在,又怎么能忍受为了那虚幻的名声而与家乡相隔千里呢? 当一只大雁向南飞去,就触动了你这游子的思乡之心,想要回家又何必等到秋风刮起的时候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