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哥舒仆射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鬬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劒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余,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译文:

哥舒仆射的家就像万里长城一般稳固可靠,他这一生只把心思放在报效国家之上。 他的腰间垂着紫色花纹的绶带,手里稳稳地握着黄金装饰的马勒,尽显尊贵与威武。他意气高昂,根本不把那些年老位高却无所作为的人放在眼里,单是气势就能将那些贼寇震慑。 战斗打响,他率先指挥着牙门将们,辗转战斗在黄河以北的土地上。他营帐下的亲兵都是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身着鲜艳的锦袍,在阳光的照耀下,绑腿上的刺绣光彩夺目。 他们的辘轳宝剑刚刚从剑鞘中抽出,散发着凛冽的寒光;宛转的角弓也刚刚上好弦,蓄势待发。步兵们抽出的箭像笛子一般粗大,他们一手握着两支长矛,一手持着双戟。 在弥漫的红尘中,他们灵活地左盘右旋,射箭杀敌,就如同鹘鸟冲进鸦群一样,有谁能与他们抗衡呢?在大白天里,他们斩杀敌将、击破敌军,战斗结束时,北风刚刚刮起,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郡公啊,您可以在盾牌的把手处磨好墨,我这就骑着快马为您飞速书写报捷的文书。
关于作者
唐代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