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译文:

我的老友啊,他舍不得就此离去,把琴留在了明月之前。仿佛那明月见证着他对这世间的一丝眷恋,这琴便是他留下的念想。 如今我前来寻访旧日的痕迹,站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泪水不由自主地洒落在这悠悠白云之下的天空。心中满是对老友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悲戚。 我又怎忍心把这承载着回忆、能发出独特声响的琴,就这么锁在琴匣里,让它和老友一同归往那漆黑的黄泉呢? 抚摸着这把琴,就算是要断绝琴弦,停止那曾经熟悉的乐声,我都觉得难以做到。更何况这琴原本就已没有了琴弦,这无声的琴更像是老友离去后的寂静,让我的哀伤更添几分。 其实啊,又何必非得像雍门周那样弹奏出悲伤的曲调,才能让泪水如潺潺流水般落下呢?仅仅是面对这把老友留下的琴,想到他已不在人世,我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