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译文:

夜露浸湿了大地,月亮显得苍苍凉凉,边关的榆树叶已经枯黄。 那转动不停的月亮,光芒照亮了遥远的海面,洒下的光辉映照在城楼上,拖得长长的。 河水已经冻结,士兵们多次移动营帐来避寒;战士们疲惫不堪,屡屡眺望家乡的方向。 想来只有在这城关的影子之外,远在万里的家乡也同样笼罩着塞外的寒霜吧。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