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译文:

这位隐禅师曾经住在衡州的寺院里,他顺着机缘巧合偶然向北而来。 夜晚,他在山中坐禅,此时山间正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清晨,他去打水,推开那竹制的门。 他把佛法的精妙教义尽力去传授,但众人的心意还未能彻底被点化。 如今,他只好与那打柴的人一起,手持锡杖前往天台山继续修行去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