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寄韩弇

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译文:

我独自坐着,能感觉到寒霜已经悄然落下,打开门来,就看到树木已经枝叶凋零、一片衰败的景象。 人的壮年应该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远去了,衰老这件事又哪里是人们所期望的呢,但它还是不期而至。 那废弃的枯井边,虫子早早地就开始鸣叫;背阴的台阶旁,菊花也迟迟没有开放。 兴致来了,我也像王子猷一样想念友人韩弇,可惜如今却没有王子猷乘舟访戴逵时那种潇洒自在的氛围和心境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