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思归

僧房秋雨歇,愁卧夜更深。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归萤入草尽,落月映窗沉。 拭泪无人觉,长谣向壁阴。

译文:

僧房外的秋雨刚刚停歇,我满心忧愁地躺着,夜已经越来越深了。 我斜靠在枕头上,听到了鸿雁的鸣叫声,把灯拨亮回转,映入眼帘的是窗外的竹林。 那归巢的萤火虫飞入草丛后便没了踪迹,西沉的月亮的光影也渐渐沉入了窗户之下。 我悄悄擦拭着眼泪,没有人发觉,只能对着墙壁的阴影,低声长吟以抒发心中的愁绪。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