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 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 饮马逢黄菊,离家值白头。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译文:

傍晚时分,露水悄然落下,秋蝉发出哀愁的鸣叫声,就像诗人长久以来对这萧瑟秋天怀有的哀怨一样。 朋友啊,你此去沅水、湘水一带,可不要长久地停留耽搁。而宛洛之地风光宜人,值得你去畅快地游玩一番。 当你在旅途中让马饮水时,或许会恰逢那金黄的菊花盛开;可惜你离开家乡的时候,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等到明月高悬的夜晚,当你到了竟陵,一定要登上那庾公楼去看看啊。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