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盈手入怀皆不见,阳春曲丽转难酬。

译文:

有名望的大臣(李舍人)在月光下正久久徘徊,尊贵的客人(诗人自己)创作诗歌,埋怨这离别的远游。 那洁白的月亮,就快变成班婕妤手中的团扇了(暗示时光流转、容颜易逝等愁绪),这清冷的月光,就像当年庾亮在南楼赏玩时看到的月光一样悠远。 这美好的月色更适合登高远望,它的皎洁能够传递自古以来人们的忧愁。 想要伸手把这月色捧入怀中,却什么也抓不住,你(李舍人)的诗作如阳春白雪般华丽,我更难以回应酬和了。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