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寻终南柳处士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 种荳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 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 终恨游春宫,同为岁月悲。

译文:

在暮春时节,我去寻访终南山的柳处士。 有一位眉毛花白的居士,穿着像鹌鹑羽毛般破旧衣服,仿佛是隐居在尧帝时代的高人。他刚刚种下了成亩的豆子,还跟着从前的师父学习炼丹之术。 我走进溪水边,沿着繁花铺就的小径越走越远;朝着山岭前行,连鸟儿的飞行似乎都变得迟缓。紫色的葛藤垂挂在长满青苔的石壁上,青色的菰草映衬着嫩绿的柳丝,景色十分清幽。 我偶然来到这尘世之外的地方,暂时与这位心地纯洁的居士相聚。可我终究还是遗憾自己如那些只知游春享乐的人一样,白白地在岁月中感叹时光流逝,虚度光阴。
关于作者
唐代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