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杨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逾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慙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译文:

季子当年缺乏两百亩的田产,扬雄也仅有一处居所。而我在这南边的田地上,拥有的田产数量已经超过了这些前贤。 前些年我有幸承蒙朝廷的英明任命,将我的功勋铭刻在石碑之上。于是我就专心于书写奏章等事务,可内心回顾起来却增添了许多遗憾之感。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经营田园之事,到如今已经有三四年了。正好借着拜谒昭陵的机会,我来到了咸阳的田庄。 田地里的农夫们争着向我诉说情况,村里的老人们也纷纷走上前来。乡村的盘子里摆满了食物,鸡肉和黄米饭都十分珍贵新鲜。 古人说俸禄是用来代替耕种的,人们把粮食当作生存的根本。我自己惭愧于朝廷给我的俸禄丰厚,想来应该让百姓先缴纳好田税。 田间的沟渠上弥漫着雾气,桑树林中也升起了袅袅炊烟。荒芜的小路上古木丛生,寺院就坐落在秋天的泉水旁边。 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的官场生活哪里能让我安心,打柴放牧的田园生活才让我觉得便利自在。我最终还是要解开官服上的缨络,回归田园,与这乡村生活结缘。
关于作者
唐代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