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绅诗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 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 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 败礼因近习,喆人自居贞。 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 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 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 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 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 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 和理通性术,悠久方昭明。 先师留中庸,可以导此生。

译文:

平和安静之人有着真正的品质,人类可说是万物中最为灵秀的。 人受到外物的影响就会迷惑了原本的天性,接触各种事物就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名相概念。 灾祸的契机往往在隐微之处产生,有智慧的人能在事情还未形成明显态势时就洞察到。 败坏礼仪常常是因为亲近不良的习惯和人,贤明的人会坚守正道。 应当让自己的念头和思虑端正,这样粗鄙轻慢的想法就无法萌生。 如果不能做到不超越规矩,又怎么能够顺遂自己的本性呢? 行事在一开始就要谨慎,一举一动都要有一定的规范。 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的一小步开始的,彗星的长尾也是从细小的彗核开始形成的。 内心一旦放纵,就会像汹涌的骇浪中奔腾着巨大的鲸鱼一样不可收拾。 如果源头的水和树木的根基端正深厚,那么它的支流就会清澈纯净。 调和事理与通达心性的方法,时间久了才能彰显出功效。 先师孔子留下了《中庸》之道,可以用来指引这一生。
关于作者
唐代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纳兰青云